》在线书写练习

查看笔顺

拼音:liè  笔画: 部首:



康熙字典:

部首:髟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頁539第1康熙字典:頁1457第15辭海: 卷1頁5196第02GSR: 第637.i漢語大字典: 卷7頁4537第15
國語發音:liè
粵語發音:lip6
唐代發音:liɛp
說文解字:《髟部》鬣:髮鬣鬣也。从髟巤聲。
宋本廣韻:《廣韻・入聲・葉・獵》鬣:須鬣。《說文》曰:髮鬣鬣也。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髟部・十五》鬣:《唐韻》良涉切《集韻》《韻會》《正韻》力涉切,𠀤音獵。《說文》髮鬣鬣也。从髟,巤聲。或作㲱䝓。《廣雅》鬣,髦也。又《玉篇》長須也。《左傳・昭七年》使長鬣者相。又馬領毛。《禮・明堂位》夏后氏駱馬黑鬣,周人黃馬蕃鬣。又豕也。《儀禮・士虞禮》敢用絜牲剛鬣。《禮・曲禮》豕曰剛鬣。又帚端。《儀禮・旣夕》埽者執帚垂末內鬣從。《禮・少儀》拚席不以鬣。又《增韻》凡魚龍頷旁小鬐皆曰鬣。又《集韻》弋涉切,音葉。亦帚端。考證:〔《禮・明堂位》夏后氏駱馬黑鬣,周人黃馬繁鬣。〕謹照原文繁鬣改蕃鬣。
反切:良涉(《廣韻・入聲・葉・獵》)
英文翻譯:horse's mane; fin; human whiskers

古汉语:


liè
①<名>獸類頸上的長毛。《促織》:「試以豬~撩撥蟲須。」
②<名>水族類頷旁的小鰭。《滿井遊記》:「毛羽鱗~之間皆有喜氣。」
③<名>鳥頭上的毛。枚乘《七發》:「翠~紫纓。」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