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书写练习

查看笔顺

拼音:hái  笔画: 部首:



康熙字典:

部首:骨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頁94第31康熙字典:頁1448第50辭海: 卷1頁5132第06GSR: 第937.z漢語大字典: 卷7頁4412第01
國語發音:hái gāi
粵語發音:haai4 hoi4
說文解字:《骨部》骸:脛骨也。从骨亥聲。
宋本廣韻:《廣韻・上平聲・皆・諧》骸:骸骨。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骨部・六》骸:《唐韻》戸皆切《集韻》《韻會》《正韻》雄皆切,𠀤音諧。《說文》脛骨也。《博雅》骨也。《左傳・宣十五年》析骸以爨。《莊子・逍遙遊》百骸九竅六藏,賅而存焉。又《德充符》直寓六骸。《釋文》手足首身也。又《集韻》柯開切,音該。與胲同。《類篇》足大指毛也。
反切:戸皆(《廣韻・上平聲・皆・諧》)
英文翻譯:skeleton, body; leg bone

古汉语:


hái
①<名>脛骨;小腿骨。《素問·骨空論》:「膝解為~關,俠膝之骨為連~,~下為輔。」【又】骨;人骨。《教戰守策》:「其筯~之所沖犯,肌膚之所浸漬,輕霜露而狎風雨。」
②<名>形體;身體。《蘭亭集序》:「或因寄所託,放浪形~之外。」《梅花嶺記》:「即如忠烈遺~,不可問矣。」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