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部首:阜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頁383第38康熙字典:頁1358第24辭海: 卷1頁4333第03GSR: 第849.h漢語大字典: 卷6頁4152第15
國語發音:ài è
粵語發音:aai3
唐代發音:qɛ̀i
宋本廣韻:《廣韻・去聲・卦・隘》隘:陝也,陋也。烏懈切,六。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阜部・十》隘:《唐韻》《集韻》《正韻》烏懈切《韻會》幺解切,𠀤音䅬。《左傳・僖二十二年》古之爲軍也,不以阻隘也。《戰國策》塞黽隘。又《說文》𨹟也。《玉篇》急也,陝也。《詩・大雅》誕置之隘巷。《禮・禮器》君子以爲隘矣。《戰國策》人之急也,若自在隘窘之中。《荀子・王霸篇》生民則致貧隘。又《正韻》乙革切。與阨阸𠀤同。《戰國策》太子辭於齊王而歸,齊王隘之。《又》寡人之所以閉關不通使者,爲中山之獨與燕趙爲王,而寡人不與聞焉,是以隘之。《註》隘,亦不通也。讀作阨。又叶於旣切,衣去聲。《謝莊・宋孝武帝文》芝蓋迫軨,上驤眷轡。萬㝢肅其北𨌹,靈阿具其深隘。又叶伊昔切,音益。《屈原・離騷》惟黨人之偸樂兮,路幽昧以險隘。豈余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說文》籀作𨽴。《玉篇》本作阸。《集韻》或作阨。《篇海》一作𨽈。
反切:烏懈(《廣韻・去聲・卦・隘》)
英文翻譯:narrow, confined; a strategic pass
古汉语:
隘
ài
①<形>狹窄;也指人氣量小.韓愈《後十九日復上宰相書》:「情~辭蹙,不知所裁.。」
②<名>險要的地方.張衡《東京賦》:「不恃、~害。」è
①<動>阻擋;阻止.《戰國策》:「太子辭於齊王而歸,齊王~之。」[又]阻塞;阻隔.《戰國策》:「而寡人不與聞焉,是以~之。」
②<形>窮困;窘迫.《新序·雜事》:「常思困~之時,必不驕矣。」
③<形>疲弱;萎頓.《左傳·襄公二十五年》:「~乃禽也。」(禽:「擒」)【隘懾】àishè極度悲傷.《荀子·禮論》:「其立哭泣哀戚也,不至於~傷生。」
常见问题:
- 隘的拼音是什么?
隘的拼音是ài .
- 隘总共有多少笔?
隘总共有笔.
- 隘的笔画写法?
隘的笔画写法请点击上方"查看分步写法"按钮查看.
- 隘的在线书写练习网站?
本页即是隘的书写练习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