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书写练习

查看笔顺

拼音:zhuó  笔画: 部首:



康熙字典:

部首:酉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頁501第51康熙字典:頁1280第07辭海: 卷1頁3492第02GSR: 第1120.d漢語大字典: 卷6頁3573第09
國語發音:zhuó
粵語發音:zoek3
唐代發音:*jiɑk
說文解字:《酉部》酌:盛酒行觴也。从酉勺聲。
宋本廣韻:《廣韻・入聲・藥・灼》酌:酌酒又益也,挹也,行也,取也,霑也。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酉部・三》酌:《唐韻》之若切《集韻》《韻會》《正韻》職略切,𠀤音灼。《說文》盛酒行觴也。《詩・周南》我姑酌彼金罍。《禮・郊特牲》縮酌用茅。《註》酌,猶斟也。酒已泲,則斟之,以實尊彝。《前漢・蓋寬饒傳》無多酌我,我乃酒狂。《班固・西都賦》騰酒車以斟酌。又《博雅》酌,漱也。《又》益也。又《禮・曲禮》酒曰淸酌。《博雅》淸酌,酒也。又取善而行曰酌。《左傳・成六年》子爲大政,將酌於民者也。《註》酌取民心,以爲政。《禮・坊記》上酌民言,則下天上施。《註》酌,猶取也。又參酌也。《周語》而後王斟酌焉。《前漢・敘傳》斟酌六經,放易象論。又地名。《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平酌侯葘川懿王子。《註》志屬北海。又《正字通》武王樂歌,周頌於鑠王師之篇名。酌,亦省作勺。《禮・內則》十三舞勺。《註》勺與酌同。又《集韻》實若切,音杓。挹也。《左傳・成十四年》不內酌飮。《釋文》酌,市略反,亦讀章略反。考證:〔《禮・曲禮》酒曰酒酌。〕謹照原文酒酌改淸酌。〔《禮・孔子閒居》上酌民言,則下天上施。〕謹按所引出坊記,今照改禮坊記。〔《周語》後王斟酌焉。〕謹照原文後字上增而字。〔《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平酌侯葘川懿王子。《註》屬北海。〕謹照原文屬字上增志字。
反切:之若(《廣韻・入聲・藥・灼》)
英文翻譯:serve wine; feast; deliberate

古汉语:


zhuó
①<動>飲酒。《歸去來兮辭》:「引壺觴以自~。」【又】<動為動>為……斟酒。《聊齋志異·青鳳》:「叟乃~客。」
②<動>喝;飲。《滕王閣序》:「~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
③<動>倒(漿液)。《賣油翁》:「以我~油知之。」
④<名>酒杯。屈原《招魂》:「華~既陳,有瓊漿些。」
⑤<動>經過衡量決定取捨。《左傳·成公六年》:「子為大政,將~於民者也。」
⑥<動>取。《淮南子·本經》:「~焉而不竭。」【酌量】考慮;估量。【酌中】參考幾種意見定出可行的辦法。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