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部首:邑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頁269第3康熙字典:頁1270第06辭海: 卷1頁3373第01GSR: 第590.i漢語大字典: 卷6頁3763第08
國語發音:dǐ
粵語發音:dai2
說文解字:《邑部》邸:屬國舍。从邑氐聲。
宋本廣韻:《廣韻・上聲・薺・邸》邸:舎也,所姓風俗通云漢上郡太守邸杜俗從互餘同。都禮切,十三。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邑部・五》邸:《唐韻》都禮切《集韻》《韻會》《正韻》典禮切,𠀤音底。《說文》屬國舍也。《徐曰》諸侯來朝,所舍曰邸,有根柢也,根本所在也。《前漢・文帝紀》至邸而議之。《註》郡國朝宿之舍,在京師者率名邸。邸,至也,言所歸至也。今人因謂逆旅皆曰邸舍。又凡物之底皆曰邸。《爾雅・釋器》邸謂之柢。《註》根柢皆物之邸。邸卽底,通語也。又圭之本亦曰邸。《周禮・春官・典瑞》四圭有邸,以祀天,旅上帝。《註》圭本著于璧,圭末四出也。又屛風也。《周禮・天官・掌次》王大旅上帝,則張氊案,設皇邸。《註》張氊案,以氊爲牀,于幄中設皇邸,謂以板爲屛風,染羽象鳳凰羽色以爲之,王座所置也。又《正韻》至也。與抵通。《史記・河渠書》西邸瓠口。又觸也。《宋玉・風賦》邸萼葉而振氣。《註》邸與抵同。又姓。《集韻》漢上郡太守邸柱。又《韻會》《正韻》𠀤𨻰知切,音池。《周禮・冬官考工記》絲三邸。《廣韻》俗作𨚎。亦作䣌。
反切:都禮(《廣韻・上聲・薺・邸》)
英文翻譯:official residence, residence of
古汉语:
邸
dǐ
①<名>戰國時各國的客館;漢各郡王侯為朝見而設置在京都的住所。《史記·呂后本紀》:「迎代王於~。」
②<名>官員辦事或居住的住所。班固《世態炎涼》:「(朱)買臣衣故衣,懷其印綬,步歸郡~。」
③<名>客店;旅店。《宋史·黃干傳》:「干因留客~。」【又】<動史動>使……來到。《涉江》:「~余車兮方林。」
④<名>糧庫。《三國志·蜀志·後主傳》:「治斜谷~閣。」
⑤<動>通「抵」。到;到達。《史記·河渠書》:「令鑿涇水自中山西~瓠口為渠。」【邸報】漢唐地方長官在京師設邸,傳抄詔令奏章等,報給各藩國,所以稱為邸報,後泛指朝廷官報。【邸第】王侯貴族的住宅。【邸閣】屯積軍糧或物資之所。
常见问题:
- 邸的拼音是什么?
邸的拼音是dǐ .
- 邸总共有多少笔?
邸总共有笔.
- 邸的笔画写法?
邸的笔画写法请点击上方"查看分步写法"按钮查看.
- 邸的在线书写练习网站?
本页即是邸的书写练习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