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书写练习

查看笔顺

拼音:wēi  笔画: 部首:



康熙字典:

部首:辵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頁42第14康熙字典:頁1260第06辭海: 卷1頁3225第01GSR: 第357.e漢語大字典: 卷6頁3851第02
國語發音:wēi
粵語發音:wai1
唐代發音:*qyuɛ
說文解字:《辵部》逶:逶迆,衺去之皃。从辵委聲。
宋本廣韻:《廣韻・上平聲・支・逶》逶:逶迆。於爲切,十。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辵部・八》逶:《唐韻》於爲切《集韻》《韻會》邕危切《正韻》烏爲切,𠀤委平聲。《說文》逶迤,衺去貌。《漢・郊祀歌》票然逝,旗逶蛇。《正字通》逶迤,別作逶迱、𨖿迆、委移、倭侇,載在史傳詩賦者,各家文畫雖異,其音義則同也。
反切:於爲(《廣韻・上平聲・支・逶》)
英文翻譯:winding, curving; swagger

古汉语:


wēi見「逶迤」。【逶迤】⒈彎曲而長的樣子。《古詩十九首·東城高且長》:「東城高且長,~自相屬。」⒉從容自得的樣子。《後漢書·楊秉傳》:「~退食。」⒊依順的樣子。李康《支使論》:「~勢利之。」也寫作「逶迆」、「委蛇」、「逶蛇」。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