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书写练习

查看笔顺

拼音:zhù  笔画: 部首:



康熙字典:

部首:竹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頁457第8康熙字典:頁892第18辭海: 卷1頁0194第04GSR: 第1019.d漢語大字典: 卷5頁2998第04
國語發音:zhú zhù
粵語發音:zuk1
唐代發音:djiuk
說文解字:《木部》築:擣也。从木筑聲。
宋本廣韻:《廣韻・入聲・屋・竹》築:擣也。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竹部・九》築:《廣韻》《集韻》張六切《正韻》之六切,𠀤音竹。《說文》擣也。《詩・豳風》九月築場圃。《周禮・春官》展器陳告備,及果築鬻。《註》果築鬻者,所築鬻以祼也。又抬也。《書・金縢》凡大木所偃,盡起而築之。《註》築,拾也。《疏》禾爲大木所偃者,起其木,拾下禾,無所亡失。又《集韻》佇六切。杵有鐏。又與妯同。《揚子・方言》築妯,匹也。《註》關西兄弟婦相呼爲築娌。
反切:張六(《廣韻・入聲・屋・竹》)
英文翻譯:build, erect; building

古汉语:


zhù
①<動>搗土使堅實。《詩經·綿》:「~之登登。」
②<名>築牆夯土用的木杵。《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傅說舉於版~之間。」
③<動>修建;修築。《馮婉貞》:「~石寨土堡於要隘。」
zhú<名>古代的一種弦樂器,有十三根弦,以竹尺擊弦發聲。《荊軻刺秦王》:「高漸離擊~,荊軻和而歌。」【築室反耕】長期駐兵不撤。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