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书写练习

查看笔顺

拼音:shú  笔画: 部首:



康熙字典:

部首:禾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頁473第12康熙字典:頁852第03辭海: 卷9頁9150第2GSR: 第497.c漢語大字典: 卷4頁2598第02
國語發音:shú shù
粵語發音:seot6
說文解字:《禾部》秫:稷之黏者。从禾;术,象形。
宋本廣韻:《廣韻・入聲・術・術》秫:穀名。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禾部・五》秫:《唐韻》食聿切《集韻》《韻會》《正韻》食律切,𠀤音術。穀名。《爾雅・釋草》衆,秫。《疏》衆一名秫,謂黏粟也。北人用之釀酒,其莖稈似禾而麤大者是也。《禮・月令》仲冬乃命大酋,秫稻必齊。《周禮・冬官考工記》𣑱羽以朱湛丹秫。《註》丹秫,赤粟也。又與鉥同。《戰國策》鯷冠秫縫。《註》秫,綦緘也。言女工之拙。卽鉥字通借。
反切:食聿(《廣韻・入聲・術・術》)
英文翻譯:glutinous variety of millet

古汉语:

无数据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