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书写练习

查看笔顺

拼音:zhì  笔画: 部首:



康熙字典:

部首:禾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頁468第19康熙字典:頁851第34辭海: 卷9頁9040第2GSR: 第402.f漢語大字典: 卷4頁2600第03
國語發音:zhì
粵語發音:dit6
唐代發音:djhit
說文解字:《禾部》秩:積也。从禾失聲。《詩》曰:「䆅之秩秩。」
宋本廣韻:《廣韻・入聲・質・秩》秩:積也,次也,常也,序也,書曰望秩于山川。直一切,十二。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禾部・五》秩:〔古文〕豑《廣韻》直一切《集韻》《韻會》《正韻》直質切,𠀤音姪。《廣韻》次也,常也,序也。《書・堯典》平秩東作。《傳》次序東作之事以務農。《舜典》望秩于山川。《傳》如其秩次望祭之。又《增韻》職也,官也,整也。《周禮・天官・官伯》行其秩敘。《註》秩,祿廩也。《疏》謂依班秩受祿。《左傳・文六年》委之常秩。《註》常秩,官司之常職。又《爾雅・釋訓》秩秩,智也。《註》智慮深長。又《爾雅・釋訓》秩秩,淸也。《註》德音淸泠。《詩・大雅》德音秩秩。《箋》敎令淸明也。又《詩・小雅》秩秩斯干。《註》流行貌。《箋》流出無極巳也。又《詩・小雅》左右秩秩。《註》秩秩然肅敬也。又官名。《書・舜典》汝作秩宗。《疏》主郊廟之官,序鬼神尊𤰞。《後漢・百官志》鄕置有秩,三老遊徼。《註》有秩,郡所置。秩百石,掌一鄕人。《風俗通》卽田閒大夫,言其官裁有秩耳。又姓。《字彙》伊秩,複姓。又十年爲一秩。《容齋隨筆》白公詩云:已開第七秩,飽食仍安眠。又云:年開第七秩,屈指幾多人。是時年六十二,元日詩也。又《韻會》毛氏曰:从禾,形也。从失,聲也。本再生稻,刈而重出,後先相繼,故借爲秩序字。○按《說文》秩訓積也。引《詩》䆅之秩秩。今《詩》無此句,不取。又《集韻》弋質切,音逸。《爾雅・釋鳥》秩秩,海雉。《註》如雉而黑,在海中山上,施乾讀。又叶徒結切,音迭。《張衡・東京賦》元謀設而隂行,合二九而成譎。登聖皇於天階,章漢祚之有秩。又叶直詈切,音緻。《何晏・景福殿賦》屯坊列署,三十有二。星居宿𨻰,綺錯鱗比。辛壬癸甲,爲之名秩。《註》二,而至切。比,毗至切。秩,直詈切。考證:〔爾雅・釋訓》秩秩,淸也。《註》德音淸冷。〕謹照原文冷改泠。
反切:直一(《廣韻・入聲・質・秩》)
英文翻譯:order; orderly; salary; decade

古汉语:


zhì
①<名>官吏的俸祿。《荀子·王霸》:「重其官~。」【引】官吏的品級第次。《漢書·趙廣漢傳》:「貶~一等。」
②<名>次序。《漢書·谷永傳》:「賤者鹹得~進。」
③<名>常態。《詩經·小雅·賓之初筵》:「是曰既醉,不知其~。」
④<量>白居易《思舊》:「已開第七~。」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