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部首:矢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頁298第35康熙字典:頁825第24辭海: 卷9頁5730第2GSR: 第1138.l漢語大字典: 卷4頁2586第13
國語發音:jiǎo jiāo
粵語發音:giu2 kiu2
唐代發音:gyɛ̌u
說文解字:《矢部》矯:揉箭箝也。从矢喬聲。
宋本廣韻:《廣韻・上聲・小・矯》矯:詐也。《說文》曰:揉箭箝也,又姓左傳晉大夫矯文。居夭切,十二。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矢部・十二》矯:《唐韻》居夭切《集韻》《韻會》舉夭切,𠀤驕上聲。《說文》揉箭箝也。《搏雅》直也。《禮・部韻略》揉曲爲矯。《易・說卦》坎爲矯輮。《疏》使曲者直爲矯,使直者曲爲輮。《史記・平津侯傳》矯矢累弦。《註》正曲使直也。《前漢・成帝詔》民彌惰怠,將何以矯之。《註》矯,正也。《劉勰・新論》搒檠者,矯不正也。又《玉篇》詐也,擅也。《類篇》妄也。《字彙》託也。通作撟。《書・呂𠛬》奪攘矯虔。《前漢・高帝詔》作撟虔。《註》稱詐爲矯,强取爲虔。《左傳・昭二十六年》矯誣先王。《史記・汲黯傳》矯制持節,發河南倉廩,以振貧民。《前漢・高帝紀》羽矯殺卿子冠軍。《註》托懷王命而殺之也。《大戴禮》非其事而居之,矯也。又《爾雅・釋訓》矯矯,勇也。《博雅》武也。《詩・魯頌》矯矯虎臣。《周頌》作蹻蹻。《註》武貌。又强也。《禮・中庸》强哉矯。《荀子・臣道篇》作撟然剛折。《註》强貌。又《類篇》舉也。《陶潛・歸去來辭》時矯首而遐觀。《揚雄・甘泉賦》作撟首。又《博雅》飛也。《孫綽・遊天台山賦》整輕翮而思矯。《揚子・方言》作䎗。又姓。《風俗通》晉大夫矯父之後,前漢右將軍矯望,後漢逸民矯愼。矯,一作蟜。又《韻會》嬌廟切,驕去聲。與撟同。又詐也。又强亢貌。又高舉貌。本《毛氏韻增》。又《集韻》《韻會》𠀤居妖切,音驕。矢躍出也。《神異東荒經》東王公與玉女投壷,每投千二百矢矯。又矯矯,高舉貌。《前漢・敘傳》賈生矯矯,弱冠登朝。《師古曰》合韻音驕。又《字彙補》其嬌切,音橋。亦姓也。《史記・仲尼弟子傳》江東人矯子庸疵。《註》矯,音橋。師古云:矯疵,字子庸。與撟蹻蟜𠀤通。《正韻》作同橋,非。
反切:居夭(《廣韻・上聲・小・矯》)
英文翻譯:correct, rectify, straighten out
古汉语:
矯
jiǎo
①<動>矯正;匡正;把彎曲的東西弄直。《漢書·諸侯王表》:「可謂~枉而過其正矣。」
②<動>舉起;抬高。《歸去來兮辭》:「時~首而暇觀。」【又】<動>張開。《山中裴秀才迪書》:「白鷗~翼。」
③<動>詐稱;假託。《馮諼客孟嘗君》:「~命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五人墓碑記》:「且~詔紛出。」
④<動>違背;背離。《韓非子·問辯》:「官府有法而民以私行~之。」
常见问题:
- 矯的拼音是什么?
矯的拼音是jiǎo .
- 矯总共有多少笔?
矯总共有笔.
- 矯的笔画写法?
矯的笔画写法请点击上方"查看分步写法"按钮查看.
- 矯的在线书写练习网站?
本页即是矯的书写练习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