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书写练习

查看笔顺

拼音:zhòu  笔画: 部首:



康熙字典:

部首:皮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頁435第41康熙字典:頁791第46辭海: 卷9頁3830第3漢語大字典: 卷4頁2757第17
國語發音:zhòu zhōu
粵語發音:zau3
唐代發音:jriòu
宋本廣韻:《廣韻・去聲・宥・皺》皺:面皺俗作𤿿。側救切,五。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皮部・十》皺:《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側救切,音縐。《玉篇》面皺也。《增韻》眉攢也。又《類篇》皵也。《韓愈・南城詩》爛熳堆眾皺。《朱子註》謂高陵深谷如皺物蹙摺之文耳。又《孟郊・南城聯句》紅皺曬檐瓦。《許彥周詩話》紅皺是說乾棗。又《集韻》葘尤切,縐平聲。革文蹙也。與𩌄同。又《貫休湖頭別墅詩》饑䑕掀菱殼,新蟬避栗皺。《註》皺栗,蓬也。叶上頭下休。《玉篇》亦作𤿥。《字彙補》亦作𤿿。俗作𤿥。
反切:側救(《廣韻・去聲・宥・皺》)
英文翻譯:wrinkles, creases, folds

古汉语:

无数据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