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书写练习

查看笔顺

拼音:cūn  笔画: 部首:



康熙字典:

部首:皮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頁107第50康熙字典:頁791第22辭海: 卷9頁3820第4漢語大字典: 卷4頁2756第02
國語發音:cūn
粵語發音:seon1
唐代發音:tsuin
說文解字:《皮部》皴:皮細起也。从皮夋聲。
宋本廣韻:《廣韻・上平聲・諄・逡》皴:皮細起也。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皮部・七》皴:《唐韻》《集韻》《韻會》𠀤七倫切,音逡。《說文》皮細起也。《玉篇》皵也。《梁書・武帝紀》執筆觸寒,手爲皴裂。又繪法。《湯垕書鑒》曹弗興善畫,作人物衣紋皴縐。又董元畫山石,作麻皮皴。又《字義總略》楊朴詩:數个湖皴徹骨乾。陸放翁筆記謂:不知皴爲何物。湖卽詩狼跋其胡之胡,獸項下縣肉也。胡皴乃牛項下垂皮,言其味薄也。又《蘇軾・龍眼詩》獨使皴皮生,弄色映琱俎。《註》皴皮,指荔枝。
反切:七倫(《廣韻・上平聲・諄・逡》)
英文翻譯:chapped, cracked

古汉语:

无数据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