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书写练习

查看笔顺

拼音:pàn  笔画: 部首:



康熙字典:

部首:水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頁404第35康熙字典:頁618第12辭海: 卷7頁8430第4GSR: 第181.f漢語大字典: 卷3頁1593第04
國語發音:pàn
粵語發音:pun3
說文解字:《水部》泮:諸矦鄉射之宮,西南為水,東北為牆。从水从半,半亦聲。
宋本廣韻:《廣韻・去聲・換・判》泮:泮宫禮記作頖。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水部・五》泮:〔古文〕沜《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普半切,音判。《說文》諸侯鄕射之宮,西南爲水,東北爲牆。《詩・魯頌》思樂泮水。《箋》泮之言半也。半水者,蓋東西門以南通水,北無也。《禮・王制》作頖宮。又《通典》兗州泗水縣有泮水。又散也。《詩・邶風》迨冰未泮。又與判同。《史記・陸賈傳》自天地剖泮,未始有也。又與畔通。《詩・衞風》隰則有泮。《傳》泮,坡也。《箋》泮,讀爲畔。
反切:普半(《廣韻・去聲・換・判》)
英文翻譯:Zhou dynasty school; disperse; fall apart

古汉语:


pàn
①<動>冰化開。《詩經·邶風·匏有苦葉》:「迨冰之未~。」【引】分開;分解。《史記·陸賈傳》:「自天地剖~未始有也。」
②<名>通「畔」,邊。《詩經·衛風·氓》:「淇則有岸,隰則有~。」
③<名>古代天子、諸侯舉行宴會或射禮的宮殿。《詩經·魯頌·泮水》:「魯侯戾止,在~飲酒。」【又】泛指學校。《聊齋志異·嬰寧》:「王子服,莒之羅店人,早孤,絕慧,十四入~。」【泮渙】分散;消融。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