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部首:心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頁199第15頁433第8康熙字典:頁405第21辭海: 卷5頁4610第2GSR: 第890.d漢語大字典: 卷4頁2359第03
國語發音:yīng yìng
粵語發音:jing1 jing3
唐代發音:*qiəng *qiə̀ng
說文解字:《心部》應:當也。从心𤸰聲。
宋本廣韻:《廣韻・下平聲・蒸・膺》應:當也,又姓出南頓本自周武王後。《左傳》云:邦晉應韓武之穆也,漢有應曜隱於淮陽山中與四皓俱徵曜獨不至時人語之曰南山四皓不如淮陽一老八代孫劭集解漢書。打開字典《廣韻・去聲・證・應》應:物相應也。《說文》作應當也,於證切。又音膺。三。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心部・十三》應:《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於陵切,音膺。《說文》當也。从心𤸰聲。《徐曰》𤸰,鷹字也。本作𤻮,今作應。又料度辭也。《唐詩》應須,祇應,皆是也。又《周語》其叔父實應且憎。《註》猶受也。又國名。《括地志》故應城,因應山爲名,在汝州葉縣。又姓。出南頓,本周武王後。《左傳・僖二十四年》邗晉應韓,武之穆也。漢有應曜,與四皓偕隱,曜獨不出,八代孫應劭,集解漢書。又通作膺。《書・武成》誕膺天命。《註》當也。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於證切,音譍。《集韻》答也。《廣韻》物相應也。《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又樂名。《周禮・春官・笙師應樂註》應長六尺五寸,象柷,有椎連底,左右相擊,以應柷也。《樂書》應樂,猶鷹之應物,其獲也小,故小鼓小舂謂之應,所以應大也。小鼙曰應鼓。《周禮・春官・小師》擊應鼓。《註》鼙也。又天子之門曰應門。《詩・大雅》廼立應門。《註》正門也。又州名。鴈門地,唐置應州。又叶於容切,音雍。《易・蒙卦》童蒙求我,志應也。初筮告,以剛中也。《陸賈新語》事以類相從,聲以音相應。◎按應字,向來經史皆作平去二音。《正字通》止作去聲,誤。
反切:於陵(《廣韻・下平聲・蒸・膺》)於證(《廣韻・去聲・證・應》)
英文翻譯:should, ought to, must
古汉语:
應
yīng
①<副>應該。《口技》:「凡所~有,無所不有。」
②<動>許給。《孔雀東南飛》:「以我~他人,君還何所望。」
yìng
①<動>應答。《愚公移山》:「河曲智叟亡以~。」
②<動>承諾。《孔雀東南飛》:「汝可去~之。」
③<形>適合。《孔雀東南飛》:「便利此月內,六合正相~。」
④<動>應和。《促織》:「每聞琴瑟之聲,則~節而舞。」
⑤<動>應召;應徵。《石壕吏》:「急~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⑥<動>對付;應付。《陳情表》:「內無~門五尺之僮。」
常见问题:
- 應的拼音是什么?
應的拼音是yīng .
- 應总共有多少笔?
應总共有笔.
- 應的笔画写法?
應的笔画写法请点击上方"查看分步写法"按钮查看.
- 應的在线书写练习网站?
本页即是應的书写练习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