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书写练习

查看笔顺

拼音:kài  笔画: 部首:



康熙字典:

部首:心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頁361第23頁390第23康熙字典:頁397第05辭海: 卷5頁4050第1GSR: 第517.d漢語大字典: 卷4頁2337第05
國語發音:kài
粵語發音:koi3
說文解字:《心部》愾:大息也。从心从氣,氣亦聲。《詩》曰:「愾我寤歎。」
宋本廣韻:《廣韻・去聲・未・欷》愾:大息也。又苦愛切。打開字典《廣韻・去聲・代・慨》愾:大息。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心部・十》愾:《唐韻》《集韻》𠀤許旣切,音欷。《說文》太息也。《詩・曹風》愾我寤歎。◎按陸德明音義本作苦愛反。又《廣韻》苦蓋切《集韻》《正韻》丘蓋切,𠀤音磕。《博雅》滿也。《禮・祭義》出戸而聽,愾然必有聞乎其太息之聲。又《集韻》口漑切,音慨。《玉篇》怒也。《左傳・文四年》諸侯敵王所愾,而獻其功。《註》愾,恨怒也。又《集韻》許訖切。與迄同。《爾雅・釋詁》至也。本作迄。或作愾。《禮・哀公問》君行此五者,則愾乎天下矣。〇按《說文》从心从氣,氣亦聲,故許旣切最近。
反切:許旣(《廣韻・去聲・未・欷》)苦愛(《廣韻・去聲・未・欷》)苦蓋(《廣韻・去聲・代・慨》)
英文翻譯:anger, wrath, hatred, enmity

古汉语:


kài<形>憤恨;憤怒。《左傳·文公四年》:「諸侯敵王所~。」成語有「同仇敵愾」。
xì嘆息的樣子。《詩經·曹風·下泉》:「~我寤嘆。」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