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书写练习

查看笔顺

拼音:chàng  笔画: 部首:



康熙字典:

部首:心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頁425第18康熙字典:頁389第03辭海: 卷5頁3320第1GSR: 第721.l漢語大字典: 卷4頁2313第03
國語發音:chàng
粵語發音:coeng3 zoeng3
唐代發音:*tjiɑ̀ng
說文解字:《心部》悵:望恨也。从心長聲。
宋本廣韻:《廣韻・去聲・漾・悵》悵:失志。丑亮切,十。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心部・八》悵:《唐韻》《集韻》《韻會》𠀤丑亮切,音暢。《說文》望恨也。《柳宗元・夢歸賦》靈幽漠以瀄汩兮,進怊悵而不得。
反切:丑亮(《廣韻・去聲・漾・悵》)
英文翻譯:disappointed, dissatisfied

古汉语:


chàng
①<形>惆悵;失意。《陳涉世家》:「輟耕之壟上,~恨久之。」《獄中雜記》:「至再三,不得所請,~然而去。」
②<形>懊惱;惱恨。《孔雀東南飛》:「阿兄得聞之,~然心中煩。」《智取生辰綱》:「那十四個人沒一個不怨~楊志。」【悵悵】失意,惆悵。潘岳《哀永逝文》:「~兮遲遲,遵吉路兮凶歸。」【悵恨】懊惱怨恨。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家》:「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久之。」【悵怳】恍惚。【悵惋】1.感嘆惋惜。2.感到遺憾。【悵惘】惆悵迷惘的樣子。干寶《搜神記》卷十七:「家見(張)漢直,謂其鬼也,~良久。」【悵望】悵然想望。李商隱《為李貽孫上李相公啟》:「沉吟易失之時,~難邀之會。」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