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部首:口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頁62第45頁384第43康熙字典:頁210第08辭海: 卷2頁9150第1GSR: 第957.b漢語大字典: 卷1頁0694第01
國語發音:yī
粵語發音:ji1
唐代發音:qiə
說文解字:《口部》噫:飽食息也。从口意聲。
宋本廣韻:《廣韻・上平聲・之・醫》噫:恨聲。打開字典《廣韻・去聲・怪・噫》噫:噫氣。烏界切,二。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口部・十三》噫:〔古文〕𢤏《廣韻》《集韻》《韻會》𠀤於其切,音醫。《玉篇》痛傷之聲也。《廣韻》恨聲。《集韻》亦歎聲。《禮・檀弓》噫。《註》不寤之聲。《釋文》噫,本又作意,於其反。《後漢・梁鴻傳》作五噫之歌。《詩・周頌》噫嘻成王。《傳》噫,歎也。《集韻》或作意嘻譆懿𧮒。又《集韻》於希切,音衣。本作㥋,哀痛聲。與偯譩同。又《集韻》隱已切,音譩。義同。又《唐韻》於介切《集韻》《韻會》乙介切,𠀤音呃。《說文》飽食息也。《廣韻》噫氣。《禮・內則》不敢噦噫嚏咳。《釋文》噫,於界反。《莊子・齊物論》大塊噫氣。《釋文》噫,乙戒反,一音蔭。《集韻》或作欬。通作䬵。又《集韻》於記切,音意。痛聲。或作譩。又乙力切,音億。語辭。通作億抑。考證:〔《禮・內則》不敢噦噫噎咳。〕謹照原文噎改嚏。
反切:於其(《廣韻・上平聲・之・醫》)烏界(《廣韻・去聲・怪・噫》)
英文翻譯:belch; alas
古汉语:
噫
yī<嘆>表示感嘆。《論語·子張》:「~!言游過矣!」ài<動>呼氣。劉禹錫《天論》:「噓為雨露,~為雷氣。」
常见问题:
- 噫的拼音是什么?
噫的拼音是yī .
- 噫总共有多少笔?
噫总共有笔.
- 噫的笔画写法?
噫的笔画写法请点击上方"查看分步写法"按钮查看.
- 噫的在线书写练习网站?
本页即是噫的书写练习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