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部首:口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頁327第36康熙字典:頁172第04辭海: 卷2頁4330第1GSR: 第110.d漢語大字典: 卷1頁0573第03
國語發音:kòu
粵語發音:kau3
唐代發音:kǒu
宋本廣韻:《廣韻・上聲・厚・口》叩:叩頭。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口部・二》叩:《集韻》《韻會》《正韻》𠀤丘𠋫切,音𡨥。《玉篇》叩,擊也。《禮・學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論語》以杖叩其脛。《公羊傳・僖十九年》其用之社奈何,蓋叩其鼻以血社也。《史記・秦始皇紀》叩關而攻秦。又《集韻》以手至首也。《正字通》稽顙曰叩首。《前漢・李陵傳》叩頭自請。又《韻會》問也,發也。《論語》我叩其兩端而竭焉。《疏》叩,發動也。又《廣韻》《正韻》苦后切《集韻》《韻會》去厚切,𠀤音口。《廣韻》叩頭。又《正韻》問也。本作𧥣。又《廣韻》與扣同。亦擊也。又叶孔五切,音苦。《韓愈・元和聖德詩》取之江中,枷脰械手。婦女纍纍,啼哭拜叩。手音暑。考證:〔《禮・樂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謹照原書樂記改學記。
反切:苦后(《廣韻・上聲・厚・口》)
相同讀音:口(《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子罕第九》)口(《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憲問第十四》)
英文翻譯:knock, ask; kowtow, bow
古汉语:
叩
kòu
①<動>敲擊;敲打。《項脊軒志》:「娘以指~門扉曰。」
②<動>磕;碰;頓。《芋老人傳》:「一旦事變中起,釁孽外乘,輒屈膝~首迎款。」
③<動>叩問;詢問。《左忠毅公逸事》:「~之寺僧,則史公可法也。」
④<動>通「扣」,拉住;牽住。《史記·伯夷列傳》:「伯夷、叔齊~馬而諫。」
常见问题:
- 叩的拼音是什么?
叩的拼音是kòu .
- 叩总共有多少笔?
叩总共有笔.
- 叩的笔画写法?
叩的笔画写法请点击上方"查看分步写法"按钮查看.
- 叩的在线书写练习网站?
本页即是叩的书写练习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