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书写练习

查看笔顺

拼音: 笔画: 部首:



康熙字典:

部首:刀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頁484第27康熙字典:頁142第32辭海: 卷1頁8750第1GSR: 第314.d漢語大字典: 卷1頁0351第07
國語發音:gē
粵語發音:got3
唐代發音:*gɑt
說文解字:《刀部》割:剥也。从刀害聲。
宋本廣韻:《廣韻・入聲・曷・葛》割:剥也,害也,斷也,𢧵也。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刀部・十》割:〔古文〕㓣𠛷𠛛《唐韻》古達切《集韻》《韻會》《正韻》居曷切,𠀤音葛。《說文》剝也。从刀,害聲。《爾雅・釋詁》割,裂也。《疏》謂以刀裂之也。《玉篇》截也。《禮・樂記》食三老五更於大學,天子袒而割牲。《左傳・襄三十一年》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又《前漢・揚雄傳》東方朔割名於細君。《註》師古曰:割,損也。又《廣韻》害也。《書・堯典》洪水方割。《大誥》天降割于我家。又分也。《杜甫・望嶽詩》造物鍾神秀,隂陽割昏曉。《註》言崑崙山日月相隱避爲光明。割者,分也。又叶吉列切,音孑。《韓愈・張徹墓誌銘》世顧慕以行,子揭揭也。噎喑以爲生,子獨割也。爲彼不淸,作冰雪也。
反切:古達(《廣韻・入聲・曷・葛》)
英文翻譯:cut, divide, partition; cede

古汉语:



①<動>用刀截斷。《庖丁解牛》:「良庖歲更刀,~也。」
②<動>殺;宰殺。《論語·陽貨》:「~雞焉用牛刀?」
③<動>割取;割讓。《過秦論》:「東~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六國論》:「今日~五城,明日~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
④<動>分割;劃分。杜甫《望岳》:「造化鍾神秀,陰陽~昏曉。」
⑤<動>斷絕。葛洪《抱朴子》:「~嗜欲所以固血氣。」
⑥<動>剝奪;奪取。《後漢書·韋彪傳》:「貪吏~其財。」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