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书写练习

查看笔顺

拼音: 笔画: 部首:



康熙字典:

部首:刀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頁483第49康熙字典:頁140第14辭海: 卷1頁8430第1GSR: 第272.a漢語大字典: 卷1頁0339第06
國語發音:là lá
粵語發音:laat6
唐代發音:lɑt
說文解字:《束部》剌:戾也。从束从刀。刀者,剌之也。
宋本廣韻:《廣韻・入聲・曷・剌》剌:僻也,戾也。盧達切,十六。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刀部・七》剌:《唐韻》盧達切《集韻》《韻會》《正韻》郞達切,𠀤音辢。《說文》戾也。从束从刀。刀者,剌之也。《徐曰》剌,乖違者莫若刀也。《前漢・杜欽傳》無乖剌之心。又《武五子傳》李姬生燕剌王旦。《註》師古曰:諡法,暴戾無親曰剌。又《張衡・思玄賦》彎威弦之撥剌。《註》張弓聲。又《李白詩》雙腮呀呷髫鬣張,跋剌銀盤欲飛去。《註》魚躍聲。又《韻補》叶力蘖切,音列。《白居易・桐花詩》風𠋫一參差,榮枯遂乖剌。况吾北人情,不耐南方熱。《韻會》从約束之束,从刀。與刺字不同。
反切:盧達(《廣韻・入聲・曷・剌》)
英文翻譯:slash, cut in two; contradict

古汉语:



①<動>違背。《漢書·杜欽傳》:「外戚親屬無乖~之心。」
②<形>刻毒;嚴酷。見「剌刻」。【剌刻】嚴酷,刻毒。《後漢書·酷吏傳》:「視事五年,凡殺万餘人,其餘慘毒~,不可勝數。」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