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部首:人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頁392第19康熙字典:頁93第04辭海: 卷8頁6104第GSR: 第456.b漢語大字典: 卷1頁0115第07
國語發音:rèn
粵語發音:jan6
唐代發音:njìn
說文解字:《人部》仞:伸臂一尋,八尺。从人刃聲。
宋本廣韻:《廣韻・去聲・震・刃》仞:七尺曰仞。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人部・三》仞:《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而振切,音刃。《孔安國曰》八尺曰仞。《禮・祭義》築宮仞有三尺。《前漢・賈誼傳》鳳凰翔於千仞。又度深曰仞。《左傳・昭三十二年》仞溝洫。又與認通。《列子・天瑞篇》天地萬物不相離,仞而有之,皆惑也。《註》仞卽認。《淮南子・人閒訓》非其事者,勿仞也。仞人之事者敗。又與牣通。滿也。《司馬相如・子虛賦》充仞其中。又地名。《左傳・文十六年》楚子貝自仞以伐庸。《註》仞入庸道。一作軔。《孟子》掘井九軔。《正字通》古以周尺八尺爲仞,中人之身,長八尺,兩臂尋之,亦八尺,兩足步之,亦八尺。度高深以仞,度短長以尋,度地以步。《小爾雅》四尺曰仞,王肅从之。包咸鄭𤣥謂七尺曰仞。《書》爲山九仞。《釋文》仞,七尺也。《應劭・漢書註》:五尺六寸曰仞。顏師古非之曰:八尺曰仞,取人申臂之一尋也。顏說與孔安國同,顏以八尺爲仞是也。《說文》以仞爲申臂一尋,非。一尋止六尺耳。或曰古尺短,周尺八尺,以今度之一寸,又減二分,應劭之說據漢尺也。《莊子・庚桑楚》步仞之丘註:七尺曰仞,亦非。
反切:而振(《廣韻・去聲・震・刃》)
英文翻譯:ancient unit of measure (8 feet); 'fathom'
古汉语:
仞
rèn
①<名>古代長度單位。八尺為一仞。一說七尺,也有以五尺或六尺或四尺為一仞的。古代尺度不同,一尺的長短也不一致,通常一仞相當於一個成年人向兩側伸開兩臂後從左後指手到右手指中間的距離。《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
常见问题:
- 仞的拼音是什么?
仞的拼音是rèn .
- 仞总共有多少笔?
仞总共有笔.
- 仞的笔画写法?
仞的笔画写法请点击上方"查看分步写法"按钮查看.
- 仞的在线书写练习网站?
本页即是仞的书写练习网站